Stop! 別再將自殺人士英雄化!
網上流傳似乎有第三人因「反送中」而自殺。
夠了!罪魁禍首,也許是傳媒以及你和我。
「連環跳」,有如傳染病。不要再把自殺合理化、正常化、英雄化了!
200萬零1人,
第一位自殺人士在太古廣場穿上黃雨衣、掛起血書、一躍而下後被傳媒熱烈頌揚(glorify)為「愛港烈士」「香港兒子」,受到全城獻白花致敬尊重。自殺,為香港犧牲生命,被形容得多麼光榮無私!大家都激動吶喊 義士是被政權推下去了!
第二位21歲女大學生,也以類似手法手寫血書,自貶以「小命」作籌碼來換取「二百萬人的心願」,在牆上瀟灑地畫上三大紅字「反送中」,似乎以為可以以生命作為政治籌碼,如「香港兒子」一般受世人銘記。同樣,在絕望間「為了香港」一躍而下後,又成為了傳媒大眾口中的第二位「年輕烈士」「女義士」。各位市民又紛紛把矛頭指向林鄭,你看,你的政權又推下第二個人了,「林鄭你要再死過幾多個年輕人你先肯收手呀?」。然後大眾都說會繼承她的意志走下去,香港各處都有悼念活動,死得很風光。
第三位懷疑自殺女生,在臉書寫上因政治而「絕望透了」。現在生死未卜。
一個又一個,如果我們再歌頌自殺者,如果我們再把自殺聯繫到「政府幾時先肯收手?」,再描述他們被政權推下去,想不清頭腦的年輕人也許會陸續有來!絕望中,年輕人也許認為自己一死了之可以work,絕望中,年輕人也許可以跟風做烈士,成為敢死隊榜上的第三人、第四人、第五人。
各位!大家都衝昏頭腦了!
可否停一停,退後一步冷靜下來?
自殺者並不是什麼偉大的烈士,
而是一時情緒受到急速升溫的政治環境所困擾的脆弱人類。
可能本身情緒已經低落,看到這麼多的負面訊息就更加不能抽離。
年輕人的生命更不可能是政治籌碼!
我們唯一可以講的message是:
一個都不能少
一個都不能少
一個都不能少
最近一天又一天的行動,
大家都被過量的訊息衝昏頭腦,
大家都突然因逃犯條例「上腦」。
老套說一句,你死了,可以改變現狀嗎?你要抗爭,你要改變,也至少有命才能抗爭呀!唯一改變的,你輕易地離開了世界,卻令養育你的父母餘生心碎,也令到愛你的親友內疚一生。
老套說一句,退後一步想一想,大家還有健康的身體,三餐溫飽,身邊也有家庭及親友。真的需要絕望得要死嗎?過分衝動偏激了。
各位,請不要在把自殺人士英雄化了。
這樣,我們在間接鼓勵自殺行為。
我們,才是滿手鮮血的人。
b 係尊重生命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