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幾個takeaways:
- overseas與local的natural segregation是永恆存在,但這也非常自然。人類當然會物以類聚,又何必勉強強行mix在一起?
這個問題在lpc也好,大學也好,到了職場也是存在的。在大學的時候最好,因為我們都embrace individualism,所有人都是我行我素的,為何必須民族大融合?只要不敵對,尊重大家的文化就可以了。跟自己類近的人比較友好是極度natural的事。原始人也有分tribe吧? - 一班同學仔難得可以百忙中抽空一個週末聚首一堂,談談無聊事,大笑一下。真的是難得的機會。
到了凌晨1時,還有十多個同學仔一起吹吹水。大家都快30歲了,還有這種機會,也挺「浪漫」的。
- 人生本來就是夢,口講的所謂「夢想」也不需要太認真。
10年前,同學們都有偉大的理想,這個說立志說要做墨西哥總統,那個也很有型地說發誓不會做finance,最後以上兩位都做了banking XD 當時的我還真的向這兩位同學肅然起敬,最後都係得啖笑。 - 最後,我也比較了lpc和大學的experience,到底哪一個比較substantial?那一定是大學。lpc兩年只可以說是transitional,真正forcefully mold到成今天的我一定是大學的四年。有血有淚。
所以這次回lpc也是輕輕鬆鬆心情,到boston那次才感到無比衝擊。
b 的大學只有三年, 因為第四年被 b hijack 左, mo lu mo lu